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计量校准员证书计量员培训-实验室仪器检定校准的基本原则
实验室应建立总的仪器校准标准操作规程,规定校准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如下:
●校准的分类;
●年度校准计划表或仪器校准目录的更新;
●校准文件的要求;
● 标准仪器或标准品的来源和管理;
●校准结果的评估;
●校准失败的处理;
●仪器的校准标识;
●人员职责。
A. 校准周期、校准项目和可接受标准的制定
对于国家强制检定的设备、仪器、仪表,应由国家执行部门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对于非国家强制校准的项目,校准周期和可接受标准应在仪器校准规程中详细规定,并由校准负责人按规定程序执行。对于配置复杂的仪器,应选择仪器的关键参数进行校准,可以为不同的模块或校准点设置不同的校准间隔。通常关键参数来源于仪器验证时对仪器功能和参数的评估。
校准项目、校准范围和周期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 可适用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 仪器的类别;
● 制造商的推荐;
● 相类似的仪器的历史信息和经验;
●实际检验所使用的实际值。
每一个校准项目,必须有对应的可接受标准。可接受标准应该根据计量法规、 使用需求、药典或供应商的推荐综合评估而定,但必须以满足实验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依据。
B. 评估和放行
● 校准结果应经过审核或评估,只有校准结果满足接受标准的仪器才能放行使用。
● 当校准未在规定的日期前完成,或校准结果不合格时,需在仪器明显处张贴仪器校准状态标识,如不合格禁止使用标签。
● 当有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通知质量部门,根据企业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偏差调查,并对使用该仪器所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相应评估:
● 定期校准结果超出可接受标准;
● 超出校准期的仪器被使用。
C. 标 识
仪器应有明显的校准状态标识,以便仪器使用者检查,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
当仪器校准合格,校准报告被批准后,则发放校准合格标签,标签至少应有仪器编号、当次校准日期、下次校准日期、签发人签字。校准合格标签示例(绿色标签):
当仪器校准不合格,校准没有在规定的日期前完成,或者仪器需要维修不能使用时,应有明显的停用标识,表示仪器不能使用。禁止使用标识要能够实现提醒作用,根据需要设计内容,但需要根据标签内容追溯到对应的仪器和原因,如以防止仪器的误用。禁止使用标签示例(红色标签):
D. 校准记录和评估报告
内部校准记录或报告:对于由本企业工程师进行的内部校准应设计专用的校准记录或报告,校准记录或报告应具有可追溯性, 一般包括:
●仪器名称、编号、位置(如适用);
● 校准记录或报告编号;
●校准方法或校准操作规程编号;
●校准数据原始记录;
● 如果原始数据需要计算,也可以将计算公式规定在校准记录中;
●校准的接受标准;
● 所用标准计量器具名称、编号、校准有效期和计量合格证书编号,或标准溶液的名称、批号、有效期限、证书编号,也可以将标准仪器计量合格证书或标准溶液的证书作为校准记录的附件;
● 校准结论及再校准日期(再校日期已不再强制要求)
● 校准人和审核人签名。
E. 外部校准评估报告
对于由外部机构进行的校准,收到校准证书后,应由校准负责人根据证书评估校准结果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并出具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应至少包括:
● 仪器的名称、编号、位置(如适用);
●校准证书编号、校准日期、校准机构名称;
● 评估结果:
● 评估人和审核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