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13412086256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服务时间:9:00 ~ 18:00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hengwen Technic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协作共赢

提供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支持

解读水质检验员资格认证化验员培训知识汇总-实验室26种试剂的危害与防护
来源: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作者:stspx134 | 发布时间: 2024-04-15 | 62 次浏览 | 分享到:
解读水质检验员资格认证化验员培训知识汇总-实验室26种试剂的危害与防护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解读水质检验员资格认证化验员培训知识汇总-实验室26种试剂的危害与防护

在科研的广袤天地中,实验室宛如一座充满奥秘与挑战的城堡,是探索未知、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阵地。然而,这座城堡中潜藏着诸多危险因素,犹如隐匿在暗处的荆棘,稍有不慎便可能伤人。有毒的化学试剂散发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细菌和病毒如同微观世界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因此,实验室人身安全问题始终是科研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初入实验室的新人而言,他们犹如探索未知领域的“新兵”,对实验室的危险因素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应对经验,接受专门的培训、深入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毒物入侵人体的“隐秘通道”

实验室里,各种有毒的化学试剂是实验不可或缺的“助手”,但它们也是潜在的“危险分子”。像二甲基亚砜(DMSO)、溴化乙锭、苯酚等,在特定的实验场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当这些试剂挥发成气体,被人体吸入后,呼吸道首当其冲,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损伤,引发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暴露甚至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可谓多种多样,犹如狡猾的“间谍”,寻找着各种机会侵入人体。经皮肤粘膜吸收是常见的途径之一,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虽然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但对于一些脂溶性较强的毒物却难以抵御。当皮肤接触到有毒试剂时,毒物会迅速穿透皮肤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经呼吸道吸入则是毒物进入人体的“快捷通道”,气体状态的毒物随着呼吸进入肺部,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直接进入血液,迅速分布到全身。经胃肠道进入多是由于误食或误饮含有毒物的液体或食物,毒物在胃肠道内被吸收,进入门静脉系统,然后到达肝脏进行代谢,但有些毒物会对肝脏造成直接损害。此外,毒物还可以经眼、耳、胸膜腔、直肠等特殊途径进入人体,以及通过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医疗操作意外进入体内。这些不同的进入途径,使得毒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常见试剂的“危险面孔”与“防护盾牌”

二甲基亚砜(DMSO):万能的“溶剂刺客”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SO。在常温下,它呈现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形态,具有吸湿性和可燃性。DMSO 拥有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它具有高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好、非质子等特点,并且能与水混溶,还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因此被誉为“万能溶剂”,在化学合成、药物研发、生物技术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实验中,由于其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常被用于细胞冻存,为细胞的长期保存提供了重要手段。

然而,DMSO 并非只有“善良”的一面,它还存在着严重的毒性作用。它会与蛋白质疏水基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DMSO 还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长期或大量接触可能会对血管系统造成损伤,引发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问题,还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为了抵御 DMSO 的“攻击”,在使用时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由于 DMSO 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应尽量避免其挥发到空气中,可准备 1% - 5%的氨水备用。如果不慎皮肤沾上 DMSO,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再用稀氨水洗涤,以中和其毒性。

聚乙二醇(PEG):细胞融合的“双刃剑”

聚乙二醇(PEG)在实验室中常用于细胞融合实验,它能够促使细胞膜相互融合,从而实现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交流,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然而,PEG 也并非完全安全无害,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 PEG 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损伤。

因此,在使用 PEG 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实验室外套可以防止 PEG 溅到衣物上,进而避免皮肤接触;手套能够提供直接的皮肤保护,防止 PEG 与手部皮肤接触;护目镜则可以保护眼睛免受 PEG 的溅射伤害,减少皮肤接触和吸入的风险。

紫外光或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光明杀手”

紫外光或紫外线在实验室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能够实现杀菌消毒,有效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保障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同时,紫外线还可用于观察 DNA,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实验室里常用的紫外光源包括手提式紫外灯和紫外透射仪。

然而,紫外光或紫外线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它可损伤眼视网膜,长期或过度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视网膜细胞受损,引发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此外,紫外线还会引发诱变和致癌,它能够破坏细胞的 DNA 结构,导致基因突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切勿用裸眼观察没有防护装置的紫外光源。在紫外光下操作时,要佩戴合适的预防性手套,防止手部皮肤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如果需要直接观察紫外线照射下的物体,应使用专门设计的吸收有害波长的滤片或安全玻璃片,以确保眼睛的安全。

Trizol:核酸提取的“隐形毒物”

Trizol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核酸提取的试剂,能够同时提取 RNA 和 DNA,为基因表达分析、基因克隆等实验提供了高质量的核酸样本。然而,Trizol 试剂并非完全安全,它含有毒物质苯酚。苯酚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和蛋白质,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如果不慎皮肤接触 Trizol,应立即用大量去垢剂和水冲洗。去垢剂能够破坏苯酚与皮肤的结合,减少其对皮肤的损害,然后用清水充分冲洗,将残留的苯酚和去垢剂洗净。如仍有不适,应及时咨询并听取医生意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在使用 Trizol 时,应遵循安全操作程序,确保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减少化学品的挥发和吸入风险。

苯酚(Phenol):细胞裂解的“剧毒高手”

苯酚(CHOH)主要用于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是一种常用的试剂。然而,苯酚属于高毒类物质,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后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中毒后,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昏、恶心、虚脱、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失去知觉乃至死亡。如果不慎触及眼和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以稀释和冲走苯酚,减少其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并尽快请医生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清洗伤口、使用解毒剂等。

三氯乙酸(TCA):大分子沉淀的“强腐蚀剂”

三氯乙酸(TCA)是一种常用的大分子沉淀剂,可用于蛋白质样品的浓缩或除盐。它具有轻微的特殊刺激性气味,但千万不要被这看似温和的气味所迷惑,因为它具有强腐蚀性。TCA 可以有效地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出来,并纯化 DNA,使其适合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如 PCR、限制性酶切和测序等。

然而,TCA 的强腐蚀性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摄入和吸入 TCA 均会导致中毒,对皮肤和组织有强刺激性,能够破坏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层,引起疼痛、红肿、水泡等症状,腐蚀性极强。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防止 TCA 与人体接触。如果不慎触及眼和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尽快请医生治疗。

焦炭酸二乙酯(DEPC):RNA 溶解的“潜在癌魔”

焦炭酸二乙酯(DEPC)常用于溶解 RNA,可灭活各种蛋白质,是 RNA 酶的强抑制剂,在 RNA 相关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DEPC 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它能够与胺和巯基反应,因此含 Tris 和 DTT 的试剂不能用 DEPC 处理,否则会影响试剂的性能。

DEPC 的毒性虽然并不是很强,但吸入后毒性是最强的。在使用 DEPC 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以减少其在空气中的浓度,避免吸入。同时,要避免 DEPC 接触皮肤,如果不小心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操作人员还应佩戴口罩,防止吸入 DEPC 挥发的气体。

溴化乙锭(EB):核酸染色的“强诱变剂”

溴化乙锭(EB)常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核酸染色的荧光染料,能够嵌入 DNA 双链结构中,发出荧光,从而便于观察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 DNA。然而,EB 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它会在 60 - 70 摄氏度时蒸发,形成有毒的气溶胶,对实验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使用 EB 时需要极其小心,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在处理 EB 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外套、手套和护目镜,以减少皮肤接触和吸入风险。实验结束后,应对含 EB 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可采用专门的吸附剂或过滤装置去除溶液中的 EB,避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溴酚蓝:电泳指示的“皮肤伤害者”

1%的溴酚蓝常用于电泳指示染料,在电泳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显示样品的迁移位置,帮助实验人员判断电泳的进程和结果。然而,溴酚蓝如果被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等症状。

因此,在配制溴酚蓝溶液时,应在通风橱中操作,以减少溴酚蓝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同时,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防止溴酚蓝接触皮肤和眼睛。

二硫苏糖醇(DTT):蛋白质还原的“气味难闻者”

二硫苏糖醇(DTT)是一种小分子还原剂,常常被用于蛋白质中二硫键的还原,可用于阻止蛋白质中的半胱氨酸之间所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二硫键,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然而,DTT 会散发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不仅令人不适,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DTT 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以减少 DTT 与人体的接触和吸入风险。通风橱能够将 DTT 挥发的气体排出室外,降低实验室内的浓度,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

考马斯亮蓝:蛋白质定量的“隐形伤害者”

考马斯亮蓝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蛋白质染色剂。然而,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考马斯亮蓝可造成损伤,引起呼吸道刺激、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考马斯亮蓝时应遵循安全操作程序,以减少化学品的接触和吸入。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防止考马斯亮蓝接触皮肤和眼睛。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洒落和溅出。

丙烯酰胺(Acrylamide):神经毒性与致癌的“双重威胁”

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在凝胶电泳、土壤改良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然而,丙烯酰胺属中等毒性物质,可通过皮肤吸收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丙烯酰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毒性,同时还有生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作用表现为周围神经和脑中涉及学习、记忆和其他认知功能部位的退行性变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试验还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累积毒性,不容易排毒,长期接触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吸入未聚合的丙烯酰胺蒸汽。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和手套,以减少暴露风险。呼吸面具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丙烯酰胺颗粒,防止其进入呼吸道;手套则可以保护手部皮肤免受丙烯酰胺的接触。同时,要确保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操作,及时将丙烯酰胺挥发的气体排出室外。

四甲基乙二胺(TEMED):促凝剂的“神经毒剂”

四甲基乙二胺(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简称 TEMED)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微腥臭味,是强神经毒剂,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神经系统损伤。在分子生物学中,TEMED 可以用于配制 SDS - PAGE 胶,催化 APS 产生自由基,从而加速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作为一种促凝剂使用。

在使用 TEMED 时,要避免其挥发,可准备 1% - 5%的氨水备用。如果不慎皮肤沾上 TEMED,可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以及稀氨水洗涤。同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佩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此外,应小心处理 TEMED,以减少挥发性暴露,防止误吸。操作时要快速进行,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密封存放,避免其挥发到环境中。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蛋白溶解的“刺激物”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基本可以使所有的蛋白溶解,并破坏其天然构象结构。SDS 与蛋白分子以 1.4:1 的比例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地覆盖蛋白本身所带的电荷情况,在蛋白质电泳等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SDS 有毒,是一种刺激物,可对眼睛造成严重损伤的危险。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身体健康,引起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因此,在使用 SDS 时,要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避免吸入其粉末。化学通风橱能够将 SDS 粉末排出室外,降低实验室内的浓度,保护实验人员的眼睛和呼吸道。

过硫酸铵(APS):自由基引发的“危险分子”

在 WB 制胶中,过硫酸铵(APS)用于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引发丙烯酰胺聚合,是凝胶电泳中不可或缺的试剂。然而,APS 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当 APS 与黏膜接触时,会引起黏膜炎症、溃疡等病变;对上呼吸道组织的刺激可导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眼睛和皮肤的接触会引起疼痛、红肿、水泡等损伤。

因此,在操作 APS 时,应配戴合适的手套、安全护目镜和防护服。手套可以防止 APS 与手部皮肤接触;安全护目镜能够保护眼睛免受 APS 的溅射伤害;防护服则可以防止 APS 沾到衣物上,进而避免皮肤接触。始终要在通风橱里操作,操作完后及时清洗双手,去除可能残留的 APS。

苯甲基磺酰氟(PMSF):蛋白酶抑制的“高强度毒物”

苯甲基磺酰氟(PMSF)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多种蛋白酶活性,为防止蛋白降解,提高得率,一般在提蛋白时加入。然而,PMSF 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很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致命伤害。当 PMSF 与呼吸道黏膜接触时,会引起黏膜水肿、炎症,导致呼吸困难;对眼睛的接触会引起角膜损伤、失明等严重后果;对皮肤的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溃烂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 PMSF 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与人体接触后,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并将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防止 PMSF 进一步扩散和造成伤害。

叠氮钠(NaN):细胞色素阻断的“剧毒物质”

叠氮钠毒性非常大,它能够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影响细胞的正常呼吸和能量代谢。含有叠氮钠的溶液要标记清楚,以避免误用。叠氮钠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损害身体健康,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死亡。

因此,在操作叠氮钠时,要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操作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叠氮钠溶液洒落和溅出。如果不慎接触到叠氮钠,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硝酸银(AgNO):蛋白染色的“强氧化剂”

硝酸银(silver nitrate,AgNO)用于对电泳后的蛋白染色(银染色法),能够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形成黑色的银沉淀,从而使蛋白质条带清晰可见。然而,硝酸银是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接触到皮肤会出现黑色斑点)和污染性,可造成皮肤和眼灼伤。误服硝酸银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甚至发生胃肠道穿孔,成年人致死量约 10 克左右,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50mg/kg。此外,硝酸银与酒精接触会产生爆炸,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硝酸银时,要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气体,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如果不慎触及眼和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尽快请医生治疗。

冰乙酸(Aceticacid,CHCOOH):蛋白固定的“强腐蚀剂”

在银染中,冰乙酸与乙醇配成蛋白固定液,能够使蛋白质沉淀,固定在凝胶上,便于后续的染色和观察。然而,冰乙酸具有强腐蚀性,是易燃液体,吸入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如果不慎溅入眼中,会引起眼睛疼痛、红肿、流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冰乙酸,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留下疤痕。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此外,冰乙酸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因此,在使用冰乙酸时,要避免吸入其蒸气,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如果不慎触及眼和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尽快请医生治疗。

二甲苯:麻醉作用的“可燃危险品”

二甲苯可燃,高浓度具有麻醉作用,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当人体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时,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摄入二甲苯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皮肤接触二甲苯会引起皮肤干燥、脱脂、皲裂,出现红斑、水疱等皮肤损害。

因此,在使用二甲苯时,要避免吸入其蒸气,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如果不慎接触到二甲苯,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

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OM):组织固定的“剧毒挥发物”

多聚甲醛用于组织固定,能够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交联,使其保持原有的形态和结构,便于后续的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然而,多聚甲醛易挥发剧毒,易通过皮肤吸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当多聚甲醛挥发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导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眼睛的刺激会引起眼睛疼痛、红肿、流泪;对皮肤的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溃烂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多聚甲醛时,要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气体,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通风橱能够将多聚甲醛挥发的气体排出室外,降低实验室内的浓度,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

甲醛(Formaldehyde,HCHO):防腐杀菌的“致癌毒剂”

甲醛具有防腐杀菌性能,可用来浸制生物标本,给种子消毒等,在生物实验和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甲醛有很大的毒性并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它很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当甲醛与眼睛接触时,会引起眼睛疼痛、红肿、流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对黏膜的刺激会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皮肤的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皮疹等症状。长期接触甲醛还会增加患鼻咽癌、肺癌等癌症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甲醛时,要避免吸入其挥发的汽雾,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进行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及明火。如果不慎接触到甲醛,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尽快请医生治疗。

氯仿(Trichloromethane,CHCl):萃取抑制的“挥发致癌剂”

氯仿可以用作萃取剂,用于分离和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物;还可以用作抑制剂,用于抑制生物反应中的某些酶的活性。然而,氯仿是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长期或高浓度暴露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头晕、头痛、乏力、嗜睡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昏迷、死亡。氯仿对皮肤、眼睛、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会引起皮肤过敏、红肿、瘙痒,眼睛疼痛、红肿、流泪,呼吸道刺激、咳嗽、气喘等症状。此外,氯仿是一种致癌剂,可损害肝和肾,长期接触可能会增加患肝癌、肾癌等癌症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氯仿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通风橱能够将氯仿挥发的气体排出室外,降低实验室内的浓度,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

Triton X - 100:蛋白稳定的“温和去垢剂”与“刺激源”

Triton X - 100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去垢剂,常作为添加剂使蛋白保持稳定,尤其是膜蛋白。它可以提高真核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Triton X - 100 会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和灼伤,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可造成伤害。当 Triton X - 100 与眼睛接触时,会引起眼睛疼痛、红肿、流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对皮肤的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皮疹等症状;吸入其蒸气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咳嗽、气喘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 Triton X - 100 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通风橱能够将 Triton X - 100 挥发的气体排出室外,降低实验室内的浓度,保护实验人员的眼睛和呼吸道。

吉姆萨(Giemsa):血液染色的“有毒杀手”

吉姆萨染液适于血液涂抹标本、血球、疟原虫、立克次体以及骨髓细胞、脊髓细胞等的染色,在血液学和寄生虫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吉姆萨染液是有毒的,被人体吸入可引起双目失明甚至死亡。当吉姆萨染液挥发到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道和眼睛造成严重损害,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眼睛疼痛、红肿、流泪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因此,在使用吉姆萨染液时,要配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里操作,避免吸入其粉末。化学通风橱能够将吉姆萨染液挥发的气体和粉末排出室外,降低实验室内的浓度,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

同位素:追踪物质的“双刃剑”

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在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同位素可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稳定同位素不发生衰变,没有放射性,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碳 - 12、氧 - 16 等,它们在研究中可以作为标记物,用于追踪物质的代谢途径和反应机制。

然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半衰期,是不稳定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是有害的。放射性同位素会释放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这些射线能够破坏细胞的 DNA 结构,导致基因突变、细胞死亡,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长期接触放射性同位素还会引起造血系统障碍、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要采取必要的放射性防护措施和安全措施,如穿戴铅衣、铅手套、铅眼镜等防护装备,设置专门的放射性实验室,配备辐射监测设备等。同时,要尽量避免高温、高压等剧烈反应,防止放射性同位素泄漏和扩散,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人身安全是科研工作的基石,每一位实验人员都应高度重视。通过对各种危险试剂的深入了解,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我们才能在安全的完成试验工作。


通知公告
  • 污水处理化验员证书水质检验员培训怎么报名-电镀废水中污染物分类及处理技术
  • 全国水质检验员证书化验员培训考证报名通知-关于标准作业指导书编制分析
  • 供水水质检测员培训化学化验员证书报考-pH计(酸度计)精准测量酸碱度利器
  • 申报化验员证书分析化学检测检验员培训岗位考试内容是什么?-实验室加标回收率指南
  • 化验员资格证化学检验员培训-分析检测中标准曲线的应用难点与误区解析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