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食品安全管理员 公共营养师 设备管理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计量内校员/内部校验员证书校准计量员培训报名-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概述
一次仪表和二次仪表是工业自动化与过程控制领域的核心检测装置,二者通过能量转换与信号传递形成完整的测量系统。以下从定义、分类、功能特性及典型应用场景展开详细说明:
一、一次仪表:工业过程的"感官器官"
定义与核心特性 一次仪表直接安装于工艺管道、设备表面或测量点附近,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完成参数测量与信号转换。其本质是自动检测系统的"感受元件",通过物理或化学效应感知温度、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变化。例如热电偶通过热电效应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孔板流量计通过节流效应产生压差信号。
功能分类
1. 显示型一次仪表:内置标尺或数字显示模块,可直接读取测量值。典型代表如弹簧管压力表、玻璃管液位计,适用于需要现场即时读数的场景。
2. 信号输出型一次仪表:无本地显示功能,仅输出标准信号供二次仪表处理。例如远传压力表直接输出4-20mA电流信号,简化系统布线。
安装要点 需选择工艺参数变化灵敏且具代表性的位置,如管道弯头后、泵出口等。安装时需考虑介质特性(腐蚀性、粘度)、环境条件(温度、振动)及维护便利性。例如在石化行业,一次仪表常采用法兰连接以适应高温高压工况。
二、二次仪表:数据处理的"智能中枢"
定义与信号接收 二次仪表接收一次仪表或变送器输出的电信号(4-20mA DC、0-10mA DC)或气动信号(20-100kPa),完成参数指示、记录、积算及控制功能。其能量转换特性决定分类:热电偶(一次转换)→电位计(二次转换)的组合中,电位计即为二次仪表。
核心功能模块
1.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形界面(GUI)展示趋势图、柱状图,支持历史数据回溯。水质监测二次仪表可同步显示pH值、溶解氧等多参数曲线。
2. 报警与决策支持:设定阈值触发声光报警,并通过趋势分析提供操作建议。例如污水处理厂二次仪表可自动优化加药量,减少人为干预误差。
3. 智能控制:集成PID调节功能,实现闭环控制。如温度控制系统通过二次仪表比较设定值与实测值,动态调整加热功率。
典型应用场景
· 盘装仪表:集中安装于控制室仪表盘,便于操作人员监控。
· 架装仪表:用于实验室或移动检测车,支持多参数同步分析。
· 特殊场景:在核电站等高风险环境,二次仪表需通过冗余设计确保数据可靠性。
三、就地仪表与远传仪表:场景化解决方案
就地仪表:现场操作的"直读工具" 直接安装于工艺现场,强调即时性与可靠性。典型应用包括:
· 压力表:通过弹簧管形变直接显示管道压力。
· 磁翻板液位计:利用磁耦合原理实现液位现场指示,无需电源。
优势在于避免信号传输延迟,但需定期人工巡检。
远传仪表:远程控制的"神经末梢" 将现场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传输至控制室,支持远程监控。代表产品包括:
· 压力变送器:将压差信号转为4-20mA电流输出。
·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集成热电阻与信号调理电路,简化布线。
现代远传仪表常具备双功能:如加装显示模块的压力变送器可同时实现就地指示与远程传输,但需权衡成本与维护复杂度。
四、系统协同与选型原则
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的协作 二者构成"测量-处理"闭环:一次仪表完成原始信号采集,二次仪表实现信号调理、显示与控制。例如在流量测量系统中,孔板(一次仪表)产生压差信号,差压变送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最终由流量积算仪(二次仪表)完成流量计算与显示。
选型关键因素
1. 介质特性:腐蚀性介质需选用哈氏合金膜片压力表。
2. 信号兼容性:二次仪表输入信号类型(如Ⅲ型4-20mA)需与一次仪表匹配。
3. 环境适应性:爆炸危险区需选择本安型或隔爆型仪表。
4. 功能需求:是否需要报警、记录或联网功能决定二次仪表复杂度。
五、技术演进与行业趋势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二次仪表正从传统盘装向智能化、网络化转型。新一代产品支持Modbus、Profinet等工业协议,可接入SCADA系统实现远程诊断。同时,一次仪表的微型化与集成化趋势显著,如MEMS传感器将温度、压力测量集成于芯片级装置,大幅降低系统成本。
结语 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的协同工作,构成了工业自动化的"感知-决策"基础架构。从石化装置到水处理系统,从电力调度到制药生产,二者通过精确测量与智能处理,持续推动工业过程向安全、高效、可持续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