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协作共赢
提供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支持!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食品安全管理员 公共营养师 设备管理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洗发水化妆品研发技术培训化妆品配方师资格证这里考-ZPT退场:去屑洗发水核心成分监管变革
引言:一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成分革命”
2025年9月,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一种陪伴消费者50年的去屑成分——吡硫鎓锌(Zinc Pyrithione,简称ZPT)推向舆论中心。从1969年实验室试管中的“抗真菌救星”,到全球超百亿级去屑市场的“灵魂成分”,再到如今被贴上“禁用”标签,ZPT的命运折射出化妆品行业从“功效优先”到“安全+可持续”的深刻转型。
一、ZPT的崛起:从药房到梳妆台的“封神之路”
1. 科学突破:抗真菌的“精准剪刀”
1960年代,科学家为治疗马拉色菌引发的头屑、脂溢性皮炎苦苦探索。传统药物或效果有限,或刺激性过强。1969年,化学家通过将吡啶环与硫醇基团结合,并引入锌离子,合成出吡硫鎓锌。这一创新使化合物既能高效抑制马拉色菌繁殖,又因锌离子的缓冲作用显著降低刺激性,成为抗真菌领域的“精准剪刀”。
2. 商业破圈:海飞丝的“封神战役”
1974年,宝洁旗下海飞丝推出全球首款含ZPT的去屑洗发水,将技术突破转化为商业奇迹。其广告语“你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直击消费者心理,将头屑与“不自信”“社交障碍”深度绑定。ZPT凭借温和性(可每日使用)、无刺鼻气味等优势,迅速成为“去屑=有效”的代名词。至1990年代,全球约90%的去屑产品均以ZPT为核心成分,海飞丝更占据中国洗发水市场35%的份额。
3. 技术壁垒:悬浮与附着的“隐形冠军”
ZPT的难溶性(类似“泥巴粉粉搅匀在水里”)曾是技术难题。宝洁与联合利华通过创新悬浮技术,使其在洗发时均匀分散并附着于头皮,避免局部浓度过高或覆盖空白。这种技术壁垒使ZPT在淋洗类产品中形成稳定体系,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二、争议与退场:安全质疑与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
1. 毒性争议:从“抗真菌利器”到“环境威胁”
尽管FDA与欧盟化妆品协会曾认定ZPT在规定浓度(1%-2%)下安全,但近年研究揭示其潜在风险:
· 生殖毒性:动物实验显示ZPT可能干扰皮肤屏障功能,被归类为1B类生殖毒性物质。
· 环境毒性:2021年《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研究发现,ZPT随污水排放后在水体中降解缓慢,对藻类、鱼类产生慢性毒性。
· 替代方案成熟:吡罗克酮乙醇胺盐(OCT)、水杨酸等替代成分在温和性、环境友好性上表现更优。
2. 欧盟禁令:2022年的“监管转折点”
2021年,欧盟通过(EU)2021/1902号修订案,将ZPT从限用物质清单移除,纳入禁用物质名录(附录II),并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禁令依据包括:
· 动物实验显示生殖发育毒性;
· 对海洋生物存在亚致死浓度下的急性毒性风险;
· 替代方案(如OCT)已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3. 中国跟进:2025年的“监管趋同”
2025年9月,国家药监局拟将ZPT列入《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标志着国内监管与国际接轨。尽管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此前允许ZPT以1.5%浓度用于淋洗产品,但全球对“可持续美妆”的追求推动监管升级。此次调整后,中国与欧盟在ZPT监管上实现一致。
三、替代方案:化学、植物与微生态的三路并进
1. 化学替代品:温和与强效的平衡
·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OCT):通过阻断微生物铁代谢抑菌,环境降解性更优,已被欧莱雅、施华蔻等品牌广泛应用。其温和性适合敏感头皮,但去屑起效较慢。
· 二硫化硒(SeS₂):强效抑制马拉色菌,控油效果突出,但气味特殊且可能引发干燥刺激。
· 水杨酸(BHA):溶解角质、疏通毛囊,适合角质厚型头屑,但需搭配舒缓成分以降低刺激性。
· 酮康唑:广谱抗真菌药物,对脂溢性皮炎效果显著,但部分人可能出现灼热、红斑。
2. 植物活性成分:天然温和的“绿色革命”
在“成分党”与“绿色美妆”趋势下,茶树油、迷迭香、甘草等植物提取物成为热门替代:
· 扁柏酚:提取自台湾扁柏,具广谱抗菌性,安全性高。
· 苦参根提取物:杀虫止痒、清热祛湿,常与其他植物成分复配。
· 迷迭香叶水:抗菌与抗氧化功能兼具,可调节头皮微生态。 联合利华推出的含迷迭香酸无硅油去屑洗发水,临床试验证实其抑菌效果可持续24小时。
3. 微生态调节:科技感拉满的“未来路线”
欧莱雅推出的益生菌去屑系列,通过平衡头皮菌群降低头屑复发率。其核心成分益生菌发酵产物可高效抗真菌、减少皮屑,并重新平衡头皮微生态与皮脂组分。这一技术代表洗护领域从“单一成分驱动”向“多成分协同+微生态管理”的转型。
四、市场影响:从“成分依赖”到“技术升级”
1. 品牌应对:头部企业的“未雨绸缪”
宝洁、联合利华等头部企业已提前布局替代成分。例如,宝洁推出含OCT的海飞丝新品,联合利华在清扬系列中应用迷迭香提取物。中小品牌则面临配方重构压力,需重新进行产品备案与检验报告更新。
2. 成本与功效:替代方案的“双刃剑”
ZPT因生产厂家多、价格低,其禁用可能导致去屑洗发水成本上升。同时,替代成分的功效验证仍需大量实验。例如,OCT虽温和但起效慢,水杨酸可能刺激敏感头皮,植物成分则面临标准化缺失问题。
3. 消费者适应:从“经典记忆”到“新选择”
对70后、80后消费者而言,ZPT的退场意味着“海飞丝味道”的消失;对90后、00后而言,则需重新建立对OCT、植物提取物等新成分的信任。品牌需通过透明沟通与功效实证,赢得消费者认可。
五、结语:ZPT的谢幕与行业的进阶
ZPT的50年历程,是一部“经典成分的进化史”。它的成功源于对需求的精准洞察(去屑刚需)、技术的持续迭代(纳米包裹技术),以及对消费者习惯的深度绑定(记忆中的“清爽感”)。它的退场,则因安全性质疑、替代技术崛起,以及全球对“可持续美妆”的共同追求。
或许,ZPT从未真正“消失”——它将以医药价值(如湿疹药膏)或改性技术(降低环境毒性)的形式存在于特殊领域。而对行业而言,ZPT的退出标志着“后ZPT时代”的开启:去屑产品将更加个性化、功能化、安全化。